首 页  学院概况  专业介绍  教学科研  招生就业  党团建设  学生工作  优秀学子  社会服务  下载中心  学校首页 
 物流管理 
 连锁经营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旅游管理 
 财务管理 
 跨境电子商务 
 物流管理 
 连锁经营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旅游管理 
 招生信息 
 就业信息 
 就业指导 
 党建工作 
 分团委建设 
 心理工作 
 资助工作 
 宿舍工作 
 专升本学生 
 毕业学子 
当前时间: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党建工作
当前位置: 首 页>>党团建设>>党建工作>>正文
【党史故事每周讲】第二十一期:焦裕禄是如何建设家风的
2021年09月02日  

焦裕禄是如何建设家风的

焦裕禄十分重视家风建设。焦家是一个大家庭,焦裕禄不仅有六个孩子需要抚养,还有两位老人需要赡养,和普通家庭一样,也要面对吃、穿、住、行和上学、就业等问题。怎样对待这些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家风,在成为领导干部以后,这是焦裕禄时时刻刻都要思考和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他不但经常教育孩子们要热爱劳动,时刻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还决不允许他们搞特殊化,在大家庭内部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家风。  

“不劳动就会忘本”  

热爱劳动是焦裕禄最接地气的家风。焦裕禄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县北崮山村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1938年末,日军占领博山县城,16岁的焦裕禄被迫辍学。其间,焦裕禄先后遭遇了父亲上吊自尽、祖父冻饿愁苦而死、嫂子惨遭外辱惊吓而亡等接二连三的打击。为了生存,焦裕禄的母亲开始教他生产和生活的知识,不仅经常带着他下地干农活,还在农忙之余教他认识并采挖马齿苋、灰灰菜等野菜,做成野菜粥充饥。这样的劳动习惯,他一直坚持了很多年。  

1962年底,焦裕禄服从组织安排来到当时条件艰苦的兰考主持工作以后,不仅坚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还把这种热爱劳动的家风传给了家人。他常告诫家人:“不能不劳而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了从小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习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经常抽空带着孩子们下乡参加劳动,帮助生产队拾豆角、捡豆子、拾麦穗、刨花生,让他们知道农民种庄稼的艰辛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焦裕禄的大女儿焦守凤初中毕业后要找工作,妻子徐俊雅就让他想想办法。他说:“这好办,可以叫她下农村锻炼,也可以学理发,还可以去打扫厕所。”一些单位知道情况后,主动把招工表送到了家里,都是些坐办公室的好工作,焦裕禄坚决不同意。他说:“一出校门就想坐办公室,不行。年轻人应该干点脏活、累活,找个体力劳动比较重的职业去锻炼锻炼,不劳动就会忘本。”焦守凤知道后,心中有些不满。焦裕禄就经常教育她说:“咱家祖祖辈辈受人剥削,没有一个读书人,你爷爷因地主催着还债,逼得上吊了。爷爷死后,我领着全家外出逃荒,那时全家吃的是清水煮野菜。冬天无棉衣,你一个哥哥也在逃荒的路上冻饿病死。现在你中学毕了业,成了咱家的‘秀才’,要不好好听党的话,参加劳动,你对得起谁?”后来,焦守凤被安排到食品加工厂上班。焦裕禄知道后,特地找到厂长张树森交代:“我的女儿在这里劳动,你们不要以为我是县委书记就另眼看待。应该对她严格要求,请把她安排在酱菜组,这对改造她的思想大有好处。”  

焦守凤到食品加工厂上班以后,不仅每天要成堆成堆地切菜、腌菜,最让她难以接受的是还要走街串巷吆喝卖酱菜。一天,焦裕禄对她说:“今天爸爸事不多,带你去卖酱菜吧。”卖酱菜的过程中,焦裕禄除了带着她沿街叫卖,还教她怎样挑担不磨肩,怎么吆喝才能吸引顾客。边卖边教,焦守凤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她心里想:“我一个小工人,什么都不是,还这么爱面子,爸爸是一个县委书记,他就没有面子了?他怎么能吆喝起来呀?”她就对爸爸说:“你回去吧,我以后再也不闹了,别人能干,我也能干。”  

就这样,焦守凤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慢慢地就接受了这份工作,而且一干就是十几年。后来,无论干什么工作,她都是勤勤恳恳,最后辛苦劳动了一辈子。  

“跟群众相比,咱穿得就不错了”  

艰苦朴素是焦家最鲜明的家风。焦裕禄早年家境虽然不好,但穿衣打扮却没有一点落魄相。无论他何时从外面回来,母亲都会用一把准备好的小笤帚在门外把他身上从上到下扫一遍,出门前也要全身上下再扫一遍。衣服虽然补丁摞补丁,但都洗得干干净净。后来,他当了县委书记后,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一直保持着。  

焦裕禄的一床被子盖了10多年,里外都是补丁,轻轻一扯就是个窟窿。他身上的棉衣穿了多年,早已不暖和。一年冬天,组织上看他成天东奔西走,身上的棉衣过于单薄,便决定照顾他3斤棉花。他知道后开口就说:“那不中。”然后就一口回绝了。他妻子后来埋怨他,他总是笑着说:“跟群众相比,咱穿得就不错了。比我要饭时披的麻袋片,住人家屋檐底下避风雪那会儿强多了。”看爱人想不开,他又耐心地解释说:“救灾物资是给群众的,这棉花咱不能要。虽然我的棉衣破点,还能穿。我是领导,不能特殊。”他还说:“兰考是灾区,群众生活困难,我们不能多占公家一分钱的便宜,生活上的困难要靠自己省吃俭用去解决。”  

他对自己如此,对家人更是如此。大女儿焦守凤在10多岁的时候,穿的还是9岁时的棉袄,补了好几个补丁,袖子接长了好几回,同学们笑她:“县里第一大官的女儿穿这种衣服,真丢人。”焦裕禄知道了,对她说:“一点点大的年纪居然比起穿着来了,什么是丢人?不好好学习,不遵守纪律,那才是真正的丢人呢!衣服旧了、破了,洗干净了,补好了就行了!”在父亲的教导下,她那件旧棉袄又穿了两个冬天,直到实在不能穿了,才改了改给小妹妹穿。  

焦裕禄去世后很长一段日子里,焦家的一家老小全靠徐俊雅每月50多元的工资和13元补助生活。由于生活困难,他们家里没有添过一件新衣服。家里的几个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实在没有办法,徐俊雅就含着眼泪把焦裕禄生前穿过的衣服拿出来,缝缝改改给大儿子穿,后来小了就转给了小儿子穿。1966年9月15日,焦裕禄的二女儿焦守云在天安门城楼上与毛泽东合影的时候,穿的就是大姐焦守凤穿过的、改了几次的衣服。直到今天,焦家兄弟姐妹几人仍是朴素示人,从不追求奢侈和享受。  

“不要以为爸爸是书记,光想着搞特殊”  

不搞特殊化是焦家最有底气的家风。作为一名长期在党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经历过革命战争洗礼的党员干部,焦裕禄深知领导干部搞特权的危害性。为此,他到兰考一上任就取消了县里给领导干部的特殊照顾。  

有一次,焦裕禄发现儿子焦国庆很晚才回家,一进门,就问他上哪里去了。焦国庆说:“到礼堂看戏去了。”焦裕禄接着就问他:“谁给你钱买的票?”焦国庆说:“谁也没给我钱,我也没有买票就进去了。我们几个小孩都在戏院门口挤着想进去,检票的叔叔说:‘你们都是谁家的小孩,快回家睡觉吧。’我就说:‘焦书记是俺爸爸。’那个叔叔一听就让我进去了。”焦裕禄听后教育他说:“国庆,你可知道,剧团的叔叔、阿姨在舞台上又蹦又跳,那也是劳动。如果我们都像你看戏不买票,就等于剥削他们的劳动果实。你今后还看不看白戏?”焦国庆最后说:“我错了,今后再不这样了。”焦裕禄掏出两角钱递给他说:“从小要养成为人民服务的好品德,不要以为爸爸是书记,光想着搞特殊。明天上学,路过戏院门口,把钱送给礼堂的叔叔,再认个错。”  

焦裕禄临去世的时候,还嘱咐妻子说:“俊雅,不要哭。你要坚强,要听党的话,好好学习,好好工作。我没想到我走得这么快、这么早。这么多年,你跟着我没少操心、受罪。咱们还有两个老人、六个孩子,这担子却压在你一个人肩上了。困难会有的,领导上会照顾的,但你不要给组织上找麻烦,不要伸手向领导要钱要东西……”  

任何时候不要向政府要补助、要照顾,不能搞特殊化。这些嘱托也成了子女们一生的原则。大女儿焦守凤家里的条件在几个兄弟姐妹中是最困难的。大儿子和儿媳一直没有固定工作,后来大儿子又患病多年,直到几年前过世。这些持续多年的艰难困苦,焦守凤都默默承受,不但从来没有跟政府要求过帮助和救济,就连对兄弟姐妹也从不伸手。有困难找政府要求帮助,在焦家没有这样的风气。焦裕禄的三女儿焦守军任中级职称专业技术干部12年,因军区档案馆没有高级职称指标,面临退休,总政干部部一位领导得知后,提出给她解决高级职称问题,但她婉言谢绝了。她说:爸爸活着的时候告诉我们不能搞特殊,我不能给爸爸丢脸,不能给他抹黑。焦守云在儿子10岁时成了单身母亲,一个人挑起了照顾孩子的重担。后来,儿子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家里的花费特别大。她节衣缩食,省吃俭用,硬是一个人扛了过来。焦家第二代跟所有人一样,也都面临着孩子、房子、票子等各式各样的困难和抉择。焦家第三代的10个孩子,有一半都在待业或打工,但谁也没有搞特殊化、找关系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总之,活在父辈的光环下,特权围绕在身边,但带头吃苦,个人的路个人走,不搞特殊化,不躺在父亲的功劳簿上让人看不起,这是焦裕禄同志的家风。我们需要弘扬这种家风。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关闭窗口】
 
学校主站 |||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网 ||| 安徽高校社科研究与思想工作网 |||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就业网 |||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网

版权所有: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电话:0553-5970617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高校园区文津西路16号综合楼3楼